他每到一所學校任職校長,總是信心滿滿,辦學有自己的特點,辦學質量優異,2003年被評為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,2013年被評為特級校長。
從1998年至今的20年中,先后在6所中學當過校長、書記,分別是:漕涇中學、平樂中學、亭林中學(其間還兼亭新中學校長)、上海師大二附中、上海交大二附中、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(簡稱上閔外)。
他就是現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校長吳金瑜。
為突出本文討論的主題,筆者選了吳金瑜辦學的四所學校。
——王厥軒(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主任)
上海外國語大學閔行外國語中學校長吳金瑜
平樂中學:走進理解教育之門
現今的學校,最缺的是什么?缺的是一種精神。我們在平樂的辦學過程中,逐漸地注入一種精神,那就是理解教育的基本思想:理解學生,教在心靈;理解教師,勤學奮進;理解自己,塑造人生。
2018年1月2日,新的一年的第一個工作日,我采訪吳金瑜。他在校門口等我,然后陪著我漫步校園。只見校門口的正前方,聳立著幾條十幾層樓高的高架,雄偉挺拔,把個紅墻黛瓦又一水的美麗校園,襯托得分外嫵媚。
校園的教學大樓、實驗室、大禮堂、宿舍樓,顯得端莊、樸實、有氣派;而那些花草、樹木、曲徑、小道,又使校園的安靜平和更加凸現。學校占地大約60畝,在虹橋開發區有這么大個校園,很金貴。
我倆九點半鐘走進校長辦公室,話題非常自然地引出了吳金瑜最初試驗理解教育的地方——平樂中學。
我問:“平樂中學是你最初追求教育理想的地方,能談談嗎?”
他說:“是呀,那激情燃燒的歲月,就如昨日星辰,盡管已過去十六七年,依然歷歷在目。我是2001年8月到平樂中學的。它雖地處石化城區,但很‘鄉村化’。此話怎說?
一是學校教育質量不行,石化地區有5所學校,它排最后;二是學校少有教育規則;三是師生關系比較緊張,學生對教師誤解,不信任教師;教師也誤讀學生行為,認為學生太笨。還有,教師對學校沒有歸屬感,師生沒有共同愿景。
這種狀況帶來的結果是:平樂中學周邊三所學校人滿為患,不得不擴班;而我剛去平樂時,區教育局給了學校六個班的招生計劃,卻無法完成。學校有5位教師把子女送到其他學校就讀。”
“但是,當我走進這樣的校園,當我走到教師中間,與他們談教育、談人生,談學校未來時,我驚奇地發現:隱藏在‘松散’和‘差’的背后,幾乎所有的教師,都希望自己能有專業發展,學校能有美好未來,學校能有一位好的領頭人。他們真的可敬可愛。我懇切地對大家說:倘若你們相信我,我們就‘先結婚后戀愛’吧。”
我笑了,問:“你是怎樣和教師們一起,進行一場給學校帶來深刻變化的教育改革?”
金瑜接著說:“我改革的切入口,就是解決緊張的師生關系。從這樣幾方面著手。”
第一,提出了理解教育的基本思想。
當我和學校教師商量改善師生關系的時候,我們發現了一條真理: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,其實,只被世界理解了一點點。而大部分人在多數情況下,可能被誤解。
因此,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理解的過程。我們每個人,不管是陌生人、還是熟悉的,不管是年長的(如老師)還是年少的(如學生),都應該進入彼此的世界,了解他人的“視野”,從而相互理解,自我理解,讓人真正走向生命的認識過程……
再深入下去發現:理解教育,它不僅存在于知識的傳遞過程,還存在于生命與生命的交往與溝通過程中。在這個過程中,生命得到發展。理解教育既是德行又是智慧;既是教育目的,又是教育手段;既是教育常規,又是教育創新。
恰在這時,我的老師、華東師大熊川武教授把“理解型素質教育”帶入我校。熊教授的思想與我的教育追求相吻合,也與平樂的教育實踐相吻合。
于是,我們提出了“理解教育研究”的課題。我們建立了一個團隊,在總課題下,先后形成了11個子課題。全校67位專職教師都參加了。我們每周開研討會,常常是白天連著晚上,往往通宵達旦。這些研討會,不僅僅是語言、文字的交流,更多的是智慧、思想的碰撞。一個個具體的理解教育方案策略、方法,就此形成。
令我感動的是,熊教授每兩周一次,帶著他的研究生來到平樂,深入學校第一線,領著我們一步一步往前走。現今的學校,最缺的是什么?缺的是一種精神。我們在平樂的辦學過程中,逐漸地注入一種精神,那就是理解教育的基本思想:理解學生,教在心靈;理解教師,勤學奮進;理解自己,塑造人生。
講一個理解教育的典型故事:S老師和學生小W的故事。
有一位小W同學,很頑皮,三天兩頭鬧事。有一次,他在草地上撿到5元錢,就約了幾位同學,一起把錢交給了班主任S老師。離開老師后,小W和幾位同學笑了起來,他們的用意很明白:就是故意找老師的岔子,讓她好看。
回到家里,S老師給家長寫了一封信,敘述小W同學在校好的表現:“做值日生很努力,平時零花錢也會用了……今天在草坪上撿到5元錢,馬上交給老師。這表明孩子內心世界其實是非常陽光的,是向善的,如果家長和老師一起挖掘孩子向善的心靈,假以時日,孩子一定會有出息的。”
第二天,S老師把這封信交給小W,請他轉交家長。S老師故意在信的封口上留了道口子,便于拆。
過了一天,S老師發現,小W同學沉靜下來。一天,兩天……在很長的時間里,小W聽老師話了,成績也日見好轉。他中考成績是401分,考進了一所相當好的中專。
畢業時,小W找到了S老師,說:“S老師,我想給您講一件事,您給我爸爸的信,我拆了,也看了。過去,老師在爸爸面前一直告我的狀,而您在信中講了我許多好話,在您的眼里,我也是一位有用之才!我第一次躲在小樹林里哭了……”
學校通過這個故事,告訴所有的老師:要理解學生,相信每個孩子都陽光,要發現他們的亮點。
第二,讓師生不斷獲得人生發展的滿足與尊重。
在平樂,我盡可能把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的中間地帶、廣闊天地交給老師,讓他們去研究、去創造。他們的研究,切入口小,操作清晰,針對性強,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。
他們通過致知、力行、格物,開發了20多種既科學又富有操作的理解教育策略,如戚繼興老師創設的“范型言說”;楊光老師開發的“留學策略”; 沈明娟老師研究的“獎勵策略”……平樂教師與學生的生命意義,就在教師的不斷研究中悄然實現。在這種氛圍中,充滿愛與理解的平樂精神悄然形成。
第三,讓平樂成長為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。
這背后反映了我的三個想法:
其一,作為校長,我時刻提醒自己,學校的起點、過程、目的,都是為了讓教師與學生幸福。我的職責,就是懷著對教育的理想與情懷,去熏陶、感染教師與學生,促進他們的精神生命成長。所有的工作,我都應該言傳身教,身先士卒,率先垂范。
其二,讓師生找到學校的精神家園。現在許多學校都成了分數的家園、考試的家園。平樂在理解教育的實踐、反思、研究中,通過許許多多師生間相互理解與關愛的故事,逐漸形成了平樂的學校精神:理解學生,教在心靈;理解教師,勤學奮進;理解自己,塑造人生。
學校出現了難以計數的可歌可泣的事跡:幾十位教師,四年如一日,無報酬、無名利、無怨言,風雨無阻,自發地為一位患有先天性大泡表皮松懈癥的學生服務,讓其在家順利地完成四年初中的學業;每年的初三畢業班,學校都有一批教師自覺地為一批學習習慣差、知識積累不夠的學生義務補課。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,學校成了平樂師生的精神家園。
其三,在學校管理上,我注意發掘人的潛能。在我看來,師生的精神家園,其背后一定是人性化的校園。
它可能有三個特點:①它要講規則。俗話說,無規矩不成方圓。一個講規則的地方,一定是有序高效,一定講人人平等。一所學校在較短的時間與空間內得到變化,“有序高效”是個標志。②它能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展。教育給學生以知識與技能,并不是主要的;而給學生以人格、方法、態度與潛能,才是最主要的。我的教育理想之一,就是讓每個孩子的潛能得到開發。③學校應當是有文化的地方。學校文化是學校師生思維與行為習慣的總和。一個講規則的地方,久而久之,會形成一群講規則的人;一個創新,關注學生潛能的地方,久而久之,這群人就有創新與發展意識。這就是學校文化。
我聽得入神了。問:“金瑜,你在平樂五年,學校發生了怎樣的深刻變化?”
他有些動情,說:“平樂,從原先金山區一所見底的學校,一躍而成為金山區內涵與教育質量最好的學校,生源結構也排在全區前列。學校在金山區乃至上海,都小有名氣。理解教育成了平樂中學的代名詞。
學校提出的‘不放棄每一位學生’的承諾,也真正做到了。最有意思的是,我進平樂一年之后,那五位教師子女,也都回到自己的學校。2002年9月,經時任市教委副主任張民生推薦,我代表學校在市委、市府召開的上海市加強初中建設工作會議上作了發言。”
亭林中學:開辟理解教育的新天地
在亭林辦學三年,是我第一次完全按一所學校的歷史、文化傳統、現狀和師生特點,由我自己設計架構辦學方案,而三年的學校辦學歷程,也完全按照這個設計的規劃運行,并在我手里得到鳳凰涅槃。
吳校長很忙,不停地有教師、學生來找他。我的采訪,時常被打斷。等吳校長坐定后,我問:“金瑜,你在亭林三年。據說,亭林是你的得意之作。三年中,你最為深刻的印象是什么?”
他說:“我是2006年8月,帶著對平樂的無限眷念和平樂人的智慧,來到亭林。事情雖已過去十多年,有兩點印象,至今難以忘懷。
其一,剛去亭林時碰到的困難難以想象。學校怎么個薄弱?高中招生分數線、高考升學率,都在金山區墊底;學校每年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到其他學校借讀,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混畢業的。一所學校,最可怕的狀況是什么?就是學生和家長對自己完全沒信心,對教師和學校完全不信任。
其二,在亭林三年,確實是我在這么多所學校的辦學中,頗為得意之作。何謂得意?這是我第一次完全按一所學校的歷史、文化傳統、現狀和師生特點,由我自己設計架構辦學方案,而三年的學校辦學歷程,也完全按照這個設計的規劃運行,并在我手里得到鳳凰涅槃。你說,我怎么能不興奮與自傲?”
“你在亭林碰到如此巨大的困難與挑戰,促使你想翻身,并帶給你勇氣、智慧和動力的因素是什么?”我又問。
他顯得有些激動,提高了聲音說:“是人的優勢,是亭林中學教師的優勢。我初到亭林,按照習慣,做了大量調研。幾乎所有在亭林中學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師,都異口同聲地對我說:‘校長,這所學校曾經是浦南的首校,享有很高的聲譽。’
我了解到,在“文革”前,這所學校人才薈萃,英才輩出。只是到‘文革’后,學校停辦,教師大量流失,生源質量下降,才走入如今的困境。這里的教師懷念過去、渴望重視昨日輝煌的那種情結,那份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教育激情,深深地感動了我。”
“金瑜,那你找到哪些載體,把教師內心深處的教育激情喚醒?”我好奇地問。
他說:“我和全校教師,抓了四件大事。”
第一件事,提出了一個亭林人的夢想:申請創辦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。
那時,我向區教育局督導室主任打了報告。正巧,陸主任曾經是教過我的老師。他看了我的報告,把報告放一邊,說:“金瑜呀,你和學校的勇氣可嘉。但亭林中學的基礎實在太差了。還有三所學校也打了報告,但人家每一所都比你高出許多,能行嗎?”
陸主任那兒通不過,我再找區教育局徐虹局長。我對局長說:“評不評得上,是你局長的權力與職責;想不想評,愿不愿上,是我的態度。局長,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?”我軟磨硬纏,局長終于答應了。
于是,我把全校96位教職員工,600多名學生全部動員起來。我們要凝聚人心,形成共識,就需要有思想,有旗幟。我們提出了兩個基本思想。
其一,實驗性學校,實驗什么?我們提出了“理解生命,讓世界更精彩”這個思想,是從平樂帶過來的。但內涵發生了變化。其基本涵義是:理解生命,就是理解生命的發展規律,要學會尊重每一個生命就是要學會欣賞生命,要學會保護環境,要給生命以發展的時空,要懂得生命的差異性。
其二,示范性學校,示范什么?我們提出了“享受體育,讓生命更美麗”,提出這個思想,背后還有一個故事。
2006年10月的一個下午,我開完會回學校。推開三樓辦公室的窗戶,朝外一看。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:全校600多名師生,全部在學校標準的大操場上。有的在跳高,有的在扔鉛球,有的在打排球,有的在踢足球,還有一群教師在推輪胎比賽……操場上,加油聲,歡呼聲,笑語聲,此起彼落。那種師生強健體魄的愉悅心聲,一下子把我的整個世界打開,我突然找到了學校發展的答案:體育是亭林中學的強項和力量,體育不是少數人的競技,它應當是人人參與的教育活動;享受體育帶給我們的快樂與成功;享受體育帶給我們“更高、更強、更快”的奧林匹克精神,并把這種體育精神遷移到師生的學習與生活中去。我恍然大悟,“享受體育,讓生命更美麗”。
第二件事,找到了改變學校面貌的三個切入口。
有了思想,就有了方向。我和亭林中學96位教職員工、600多位學生,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教育改革。
其一,從體育的改革突破。我們開設了棋類、球類、田徑、跆拳道、健美操、武術等10多門體育校本課程。學生100%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課程。體育課采用多教師、多班制教學。比如五人五班制,五位教師同時上五個班(田徑、足球、籃球、跆拳道、武術),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、性格特征,選擇自己喜愛的老師。
我們設立體育節。學校每年的9月、10月是全校為期兩個月的體育節,由學生會、團委組織,全校師生參加,既有各類比賽活動(如田徑、球類、棋類等),還有大量趣味體育活動和體育征文活動。它把全校師生的體育精神喚發出來。
其二,提出了基于理解的“二一一”課堂教學范式。根據學生的認知與情感特征,我們設計了“二一一”理解型課堂教學模式。從時間概念上,我們把課堂教學時間分為三段,即:教師的演繹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;師生、生生的對話交流控制在10分鐘左右;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時間,大致在10分鐘左右。
從課堂教學的空間概念上,亭林的學生是“聽得懂,不會做”,如何培養他們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?還要考慮到,高中的教學內容邏輯性較強,容量大,比較抽象。因此,學生除了從教師和教材中獲得一部分信息,更多的信息是依靠自己的主動學習和同學伙伴的交流中獲得。我們必須強化這一塊信息量。就此而言,我們認為2:1:1的尺度是適合我校學生的。
其三,建設理解德育場,培養學生的優秀德性。因為我是教物理的,喜歡用“場”的概念。何謂理解德育場?
它其實包含三個“場”概念:一是理解道德體驗場。這方面學校做得很成熟。如學校的大道、大樓、校旗的命名,以及學校各類節日文化活動(如學校禮儀節、感恩節、讀書節、體育節、科技節等),基本上都由全校師生自己做。這些活動,它展現人文內涵,體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;
二是理解德育傳播場。學校通過大量的學生書畫作品,以及學校電視臺、廣播臺,把學生真善美的心靈,他們的正能量,給予發揚光大;
三是理解道德實踐場。我們讓學生通過深入工廠、農村、博物館、敬老院……通過各種活動,讓學生學法、知法、守法,愛護身邊的環境,了解民眾的苦樂……通過理解德育場的建設和德育生活化的實踐,讓良好的道德規范、品行圍繞每一位學生,讓每位學生在這樣的理解道德場中,潛移默化地養成優秀德性,使他們受益終身。
第三件事,開展提升教師領導力的研究。
我們在實踐中發現,隨著社會變革與教育發展,教師的地位與角色也應當發生變化。怎么變?教師的身份應當是領導,即:他們的成長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增加,更多應該是教育理念的提升,教育教學方法的改變,師生關系的和諧,以及教師精神世界的豐富。
于是,全校教師開展了教師領導力提升的研究。經過實踐,總結了四條:一是教師理念的提升,要改變以往一味強調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的教育觀,代之以師生間相互尊重,平等交流,師生共同發展的理念。
二是教師基本素養的提升。一位教師有領導力,除了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,還必須擁有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美統一,不僅學識淵博,更要循循善誘,讓自己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。
三是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真實的人。我們每位教師都立了規矩:站在學生面前的人,必須是一個真誠的人,真實的人,一個有真信仰的人。恰如陶行知所說:“千教萬教,教人求真;千學萬學,學做真人。”
四是在教學過程中,讓自己不斷取得成功。
這項研究在課堂上的生動體現,就是亭林的老師都在思考,怎樣讓孩子喜歡上自己。各個學科的老師,根據本學科的特點,各顯神通。
但有幾條是共通的:他們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、學習習慣與學習需求;他們注意學生的情感變化與不同年齡的孩子心理、生理的特征;關心他們的興趣愛好;師生之間,實現心靈對話,消除誤解,更多地理解和關愛學生。
在教學策略上,根據亭林中學的學生特點,教師們提出了“低坡度、多對話;慢節奏,多反饋;不埋怨,多激勵;少說教,多輔導;避失敗,多成功”。
第四件事:把學校建成充滿理解與愛的學習型大家庭。
提出這個命題,其實在平樂時已有思考與實踐;而到了亭林,這個想法能自圓其說了,即:現代學校不僅是培養人的場所,更應該是充滿理解與愛的學習型大家庭。
其理由有四條。
一是由于網絡時代的到來,權威變得模糊起來。學生也好,教師也好,由于各自的社會背景與生活經歷不同,對各種問題與事物的判斷,可能也會不同。而學校培養學生是一個非常神圣的使命,就是如何使每個學生有獨立的人格與獨立的判斷,并形成對許多問題正確的共識。要達到這一目標,師生間唯有彼此的理解,充分的交流。
二是現今的學校,教師和學生都有共同的獨生子女背景,高負荷、高節奏的工作與學習壓力,使他們的情感變得脆弱;他們的居住環境大多是獨門獨戶,或公寓化,人際交往少,又使他們的脆弱情感加劇;很多學生沉湎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而與主流人群分離,相互間的關愛減少。基于此,學校要引進一個新的職能:師生間要形成充滿理解與愛的大家庭。
三是如何讓學校成為一個大家庭?學校是個特殊的組織,它有非常特殊的關系:師生關系。師生之愛與父母之愛有其共同點,即教師之愛和父母之愛是超越功利的,師生之愛與父母之愛是無需感恩的。教師之愛除了父母之愛之外,還有一種朋友之愛,即師生還能成為亦師、亦父(母),亦友之愛。學校特殊關系中還存在生生關系,他們應是兄弟、姐妹之間的關系。
因此,在學校這個組織里,不應當只有規劃與知識交流的冷冰冰的一個機構,更應該是充滿父(母)子、父(母)女、兄弟(姐妹)間無私的愛的溫暖之家。這才是學校的應有之義。
四是每個教師的職能也發生變化。教師與學生在課內外、校內外,在信息的交流中,完成了學生與教師的自我發展。在這一過程中,教師成了與學生生命共同發展的同行者、引領者;教師在學校里,不僅關心學生的知識與技能,更關心學生的人格、習慣、能力與品行,他們是溫暖學生心靈的一群可敬之人,他們在構筑一個寫滿愛的課堂,在譜寫一個溫馨的人生舞臺。
教師身上的美德與智慧還表現在:他們懂得欣賞與包容學生,其標志是四句話:喜悅時會有人分享;成功時會有人欣賞;煩惱時會有人共擔;失敗時會有人慰藉。
金瑜講到這兒,突然提高了聲音,說:“我的辦學理想,到了亭林才逐步形成,那就是讓學校成為充滿理解與愛,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習型大家庭。當我在這兩所學校完成任務后,黨和政府給了我許多頭銜與榮譽:首屆金山區領軍人才、上海市金愛心獲得者、金山教育獎、上海市十佳青年校長等等。”
我靜靜地聽著金瑜的話,問了一句:“你這樣做了之后,學校的外延與內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?”
他笑了,說:“就外延而言,一所原本處于被淘汰邊緣的學校重現生機:學生數由原先的600多人上升到1000多人;招生分數線由全市最低,上升到高出全市平均分二三十分;一批師生為學校贏得榮譽,學生中大約有500多人次獲各類獎項;學校社會聲譽被改變了,亭林中學逐漸成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驕傲。2009年底,學校被評為上海市中學生行為規范學校,上海市文明單位,并成為金山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。
從內涵來看,亭林中學的師生,一掃以往的自卑心理,變得很自信。學校的精神面貌發生革命性變化,教師通過全程、全面、全員參與理解教育課題,教師專業化得到提升,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。”
金瑜喝了口茶,繼續說:“給你講一段軼事,2009年3月,學校順利通過了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驗收。九位專家的評價是,‘有這么一位校長,有這么一群人,有這么一個辦學思想,亭林中學一定會創造教育的奇跡’。
想不到的是,這個評價,還給我帶來兩件喜事:一件是2009年6月5日 ,市委市政府要我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會議上發言。這次會議上發言的是兩家,一所是格致中學,一所就是亭林中學。
另一件是學校以總評最好的成績成為金山區實驗性示范性高中。我的工作也獲得了領導專家的認可,如我2010年8月被調任上海交大二附中校長,后來我了解到,主要推薦人就是兩次參加評審的專家組成員、閔行區教育局原局長陳儒俊先生。”
上海交大二附中:探索理解教育的規律之路
目的與手段分離,教育就變得苦不堪言,教師也好,學生也好,少有幸福感。因此,要讓教育成為師生生活的一部分,是生命成長的一部分,加強交大二附中的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,是應有之義。
中午在學校用餐。我稍事休息了會兒,金瑜還在忙。半小時后,又開始聊。
我問金瑜:“理解教育是你的辦學精髓。我發現,你每到一所新的學校,都會采用不同的做法,其背后是什么樣的思考?到了上海交大二附中后,你發現這所學校的背景和特點是什么?”
他沉思了會兒,說:“我2010年9月來到上海交大二附中,2015年3月離開。做了多年校長,有一點體會:我不喜歡套用以前做過的東西,我也不太相信自己的東西別人能復制好。”
“二附中的背景與特點是什么?它是一所大學附中,生源和教師都相當不錯。它地處閔行區紫竹高科技園區,每年有大量的海歸人士、交大教師和子女以及外籍人士的子女來學校就讀;每年還有一批學生到國外去讀書,大量的國外學校信息反饋回來。因此,二附中與西方教育文化之間,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”
我問:“金瑜,學校的這種特點,倒逼你在教育的國際化上做文章,倒逼你在探索規律上做出成績。否則,你無法向學校交待。”
“是的,王老師。我在上海交大二附中,就把文章做在探索和研究規律上。”他的話,語氣堅定。
探索之一:探索上海交大二附中的教育國際化。
所謂教育國際化,是以自己民族先進的文化為基礎,融入世界教育的潮流,主動進行中外教育資源的相互流動,教育要素的加速融合,讓世界教育文化有更多的中國元素。我們以一種開放的姿態,讓我們的學生與教師,去了解、研究、學習和理解世界各國的教育文化。打開視野,提升境界,讓學生和教師成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人。
教育國際化,“化”什么?我們找到了自己的方位:一“化”思想觀念。教育國際化的潮流無法避免,這是二附中師生自己的必然選擇。二“化”教育課程內容,促進跨文化學習。三“化”教師專業素質,這種教師專業素質不僅僅是思想觀念,還包括國際教育技術。四“化”學生語言技能、國際意識和國際視野。五“化”民族文化素養,讓學生具有扎實優秀民族文化修養。
定位與思想形成了共識,所做的工作也比較自覺了。我們從三方面推進學校教育國際化。
一是以項目為載體,推進學校教育國際化。
我剛去二附中時,主要是引進許多項目,比如:開設國際教育課程;讓外教進課堂;與全美舞蹈學會(NDI)合作,形成具有中美元素的舞蹈項目;加強國際交流;吸收外籍學生在我校讀書;設計大量異國文化活動等等。隨著學校的發展,我們利用交大的資源,創辦國際部,取名“劍橋國際教育中心”。
二是開創了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的學校特色。
我們在分析學校教育弊端時發現,即使如二附中這樣的學校,教育的功利性也很強,或把教育作為謀生的手段,或把教育作為升官發財的階梯。目的與手段分離,教育就變得苦不堪言,教師也好,學生也好,少有幸福感。因此,要讓教育成為師生生活的一部分,是生命成長的一部分,加強二附中的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,是應有之義。如此,教育活動本身就是目的,目的就在活動之內。
我們與交大合作,創辦了科技教育特色班。這個班從兩條線展開:一是與交大研究所合作,開設了讓學生進行研究、發明、創造的課程;二是建立起機器人實驗室。這個實驗室使學生獲益匪淺。
我記得,2013年上海市第10屆機器人大賽,比賽場地就設在二附中。我校有好幾位學生獲得“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”和“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”。它表明,學生的科技素養得到提升,學校的科技特色得到了社會認可,當然,它反過來又吸引了一大批優秀學生報考二附中。
2011年8月,由中福會少年宮牽頭,我們與全美舞蹈學會開展了“舞向未來”合作項目。這個項目引入美國舞蹈的文化元素,使之中西合璧,質量與內涵明顯上升,很受學生歡迎。另外,美國舞蹈進入我校,也大大改善了我校教師的理念。很快,二附中的舞蹈藝術,在上海、在全國都小有名氣。
三是吸收各國教育中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方法,為我所用,改革我校的課程設置。
我們發現,西方教育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是對話與體驗;我們教育文化中好的東西是:強調條理性,傳授教學有一套。二附中的基于理解的課程體系,無論是執行國家課程,還是自己開設的校本課程,都把中西方教育文化結合起來。
按照上述思想,二附中設計了“六個一”課程,即:每個學生每周有一節外教課;每個學生有一個課題研究;每個學生有一次以上與專家教授的合作機會;每個學生要撰寫一篇論文;每個學生要有一段做社會義工的經歷;每個學生要有一種興趣愛好。幾年的實踐表明,它提高了我校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素養與融入世界的能力。二附中學生的特點:陽光、健康、善良、自信,視野開闊,各方面能力強。
探索之二:探索學校內在的教育規律。
我本人比較喜歡理論,學校在探索運作規律上,著力于研究方法。我們的主課題是“基于理解的教育實踐研究”,還有幾個子課題是:
一是“基于理解的上海交大二附中課程體系”,上面已作了簡要介紹,不再贅述。
二是“基于理解的零距離德育”。這個課題的主題是讓美德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。在操作上,我們從三個方面切入:策略一,尋求情感認同,實施德育導師制;策略二,尋求價值認同,實施校園聽證制度;策略三,尋求目標認同,實踐人生導航。對于每一位高中生而言,“導師制”“聽證制度”“人生導航”,都包含著德育制度創新的成分,而這三個方面,恰恰又是他們人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三是“基于新知識分類的課堂教學范式”。我個人對知識分類,進行了幾十年的實踐與研究。
從教育心理學出發,我把基礎教育階段的知識分為三類:一類是識記性知識。這類知識的特征是規定的、事實的、無需講道理的,它可通過感覺器官獲得。
一類是意義理解性知識。它是一種符號,需要解釋;其背后理解的方法、內涵、途徑等,各人理解的可能會不一樣,它屬默會知識。當然,它包括一部分的知識技能、策略、方法等。
一類是體驗性知識。這類知識唯有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獲得,在認知過程中產生情感、態度、價值觀及相應的方法、技能。
做這個課題,我的責任,就是倡導二附中的教師,按照知識獲得的三種分類,給予學生不同的知識獲得過程。比如,對于識記性知識,教師可以通過引導、創設情景、精彩演講等,而學生則投入更多感官去學習,并通過多次強化訓練,加以鞏固。意義理解性知識,應在教師的引導下,通過學生的自我建構知識和多方的合作交流才能完成。
教師可作精彩的演繹,但更多的是讓學生從教師的演繹中理解知識的邏輯關系、策略方法、基本范式、生成過程等;當然,也要讓學生間彼此討論、交流,有充分的時空對知識進行深入的自我解構和構建。
人的情感、德性、價值觀、學習策略等體驗性知識,唯有通過親身體驗,學生才能得到。教師是不能代替學生的,倘這樣,學習就變得毫無意義。在體驗性知識的教學過程中,教師的角色是學生活動的設計者、參與者、指導者與合作者。
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獲得三類知識,學校專門設計了教師的“三反思二實踐”,也就是每一位學科教師在教研組的幫助下,共同研究與討論諸多教學問題,使自己的教學,能揚長避短,符合學生三類知識獲得的規律,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。這個“三反思二實踐”,每個學期,每個教研組都做一次,每做一次大約七周。
聽著金瑜的侃侃而談,他的話語,有知識、有智慧,更有激情與教育的情懷。我的腦海突然跳出一句熟記的名言:一個不甘心被世俗浪潮推著走,而總想著為自己的生命確定一個具有恒久價值的目標,他一定是一位有信仰生活的人。
上閔外:把理解教育擁入我的教育情懷
學校為什么一直重視藝術與體育?我一直記著圣人柏拉圖的話:藝術陶怡心靈,體育強健體魄。藝術與體育,既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,學生走上社會后,也是他們的生活質量。學校通過藝術與體育,培養學生優雅氣質、美麗心靈、強健體魄。
時間真快,一晃,就到了下午兩點多鐘。
我問金瑜:“能講講上閔外嗎?”
“我是2015年4月2日 ,正是我生日的那一天,接到任命書:創辦一所重點外國語高中、一所民辦外國語初中。”他沉思著回憶,“那天,離民辦初中的招生期,不到一個月;離公辦高中招生,也只有40天。時間如此之緊,我整整花了一個禮拜。夜以繼日,廢寢忘食,終于把學校的規劃藍圖寫了出來。”
我不解地問:“金瑜,你已經是特級教師和特級校長,歲數也50多了。在上海灘,你可謂是功成名就。為什么還要從零開始創辦兩所新學校?”
他笑了,說:“也許是我癡心不改。你想,在上海的虹橋開發區,現在是中國最前沿的改革開放熱土 ,給你60畝土地,叫你辦兩所全新的學校,它具有怎樣的誘惑?!”
“就這樣,2015年的那個仲春四月,我拿著那份醞釀了一生的教育藍圖,去一所所初中、小學招收我的學生。令我感動的是,僅僅花了一個月,一群與我有同樣理想的教師來到我身邊;一群我心中很優秀的學生來到上閔外。難能可貴的是,這么一大群人跟著你,可學校還是一個腳手架林立的工地。”
我問:“你是怎樣按照設計藍圖,一邊不斷推進,一邊在推進中加以改進與修正?”
也許是金瑜最想說的,他的整個神情興奮起來。說:“我們做了這樣幾件事。”
第一件事:集思廣益,汲取眾長,確定上閔外的前進方向。
我在設計上閔外時,一直有三個問題縈繞心間:辦什么樣的學校,育什么樣的人?以什么樣的時間與空間讓孩子享受教育?以什么樣的課程讓孩子們健康成長?
我請來了一批上海的頂級專家和學者,開了許多座談會,暢談學校的發展前景與辦學方向;我與我的團隊走出校門,走進上外、上外附中、浦外、美國學校、英國學校等知名學府,取經求寶,汲取營養。
我們提出的辦學思想是:“明德篤志,學貫中西。”“讓學習成為孩子們一生的習慣。”我們提出的辦學目標是:“培養一群言有物而行有格,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。”把這兩所學校辦成閔行區一流的外國語中學。
第二件事:提出了“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學外語教育模式”。
對這個命題,我想了多年。上閔外給了我探索實驗的舞臺。
其一,我們提出了“1=0.5+0.5”的課程時空,即:學生在校內校外的一半時間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,另一半時間是活動體驗與興趣愛好發展。這個思想,從骨子里講,依然是我在交大二附中提出的“知識三大分類”引申而來的。
其二,提出了外語學習更要注重語言背后的文化功能。此話怎說?幾十年來,我們在外語教學時,一般比較注重“聽說讀寫”,也即注重語言的交流功能;容易忽視語言背后的文化功能。而語言背后的文化功能,只能意會,很難言傳,我暫且提出了學生在外語學習時,更要注重語言背后的文化中間區。
什么是文化中間區?它不僅要了解語言所在國的語言交際,更要理解語言所在國的文化內涵,把語言交際和文化內涵融為一體,這就是我們提出的基于文化理解的外語教育模式。
如此,學校每周開設由英美教師擔綱的英語口語課;每周有英美文化課程進入課堂;開設德、法、葡萄牙語等二外課程;還開設了每周一節的由外籍教練擔綱的網球課程、由美國舞蹈教師擔綱的舞蹈課程、由美國老師任教的STEAM課程等;學校每年要組織大批學生到加拿大、美國、英國、瑞士、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中學去進行短期留學,進入到學生家庭、學校、社會等,去看、去聽,更重要的是體驗!
創設這樣一種氛圍,就是洞悉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,其根本目的是打開學生的視野,開闊思維的境界,它對中學生的精神生命成長,難以估量。
在外語教育模式逐漸成熟的基礎上,我們在其他學科也做了延伸,比如語文、歷史、政治等學科。
第三件事:提出了“一體兩翼的特色辦學”。
所謂“一體”,即以外語為體,它是學校的特色本體。所謂“兩翼”,即藝術、體育與科技。學校為什么一直重視藝術與體育?我一直記著圣人柏拉圖的話:藝術陶冶心靈,體育強健體魄。
藝術與體育,既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,學生走上社會后,也是他們的生活質量。學校通過藝術與體育,培養學生優雅氣質、美麗心靈、強健體魄。而科技,是我校作為一所外國語學校的重要載體,也是基于文化理解的外語教育模式的核心內涵。
上閔外的藝術教育,汲取了上海交大二附中的成功經驗,與中福會少年宮、美國NDI簽訂了“舞向未來”的項目。當然,它也有新的發展思路,閔行區把整個項目中心與基地設在我校。
我們提出的理念是:讓舞蹈成為學生生命的一部分。通過“舞向未來”,學生了解了西方的藝術文化;通過“舞向未來”,學生獲得美的享受;通過“舞向未來”,學生陶冶心情,強健體魄。在上閔外,學校為每一位學生設立每周一節的舞蹈課,它是普及;學校也建立了多支舞蹈隊,它是提高。可以毫無愧色地講,上閔外盡管辦了兩年半,學校的舞蹈社團已經躋身于上海中學界的一流水平。
在科技方面,學校與上海交大及美國一些高校的科研部門合作,形成有很有特點的STEAM綜合課程。每周一節,全員學習,還形成了多個科技社團。該課程盡管辦的年頭很短,但進展神速。一批學有專長的學生已開始在上海、全國、世界展露尖尖角。如我校的王馭飛同學獲得世界機器人大賽一等獎;2018年2月,我校的‘Future city未來城市’項目將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該項目決賽。
是的,辦學只有兩年半的上閔外,已經贏得社會、老百姓的高度信任,成為上海大虹橋地區優質品牌學校:高中以較大的錄取分數優勢,成為上海區級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的第一;初中教育質量已經躋身于閔行區的前列。閔行區教育局決定,成立以上閔外為核心的閔行區上閔外教育集團。
我津津有味地聽著金瑜的話,突發靈感:“你在20年中,當過許多學校的校長,能談談當校長的心得與體會嗎?”
他笑了,說:“沒細想過,講幾條。”
其一,校長要多讀書,培養思考的習慣。我16歲上大學,包括畢業后的十多年時間里,讀了很多書。當時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是:‘生當為人杰,唯有好讀書。’我每天早晨5:30起床,讀英文與詩文,晚上10點睡覺,研讀數理專著。此外,我還讀了大量的唐詩、宋詞、散文、小說、歷史、地理、政治、經濟等專著。我認為,人類精神文明成果是以書籍的形式保存的,而讀書,就是把這些成果據為己有的過程。多讀書,能提升自己的品位與修養、培養自己思考的習慣。讀書真是件很快樂的事情。
其二,我追求扎實的教育理論功底。當了校長之后,讀書的習慣一直沒改變,我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書籍,從教育哲學到教育公共關系學,從教育心理學到實踐教育學。學習之后,我更多地反思自己的實踐,同時,進一步在實踐中體悟教育的真諦。
其三,向教育大家學習,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。
我在平樂辦學時,很虛心地向熊川武教授學習。他大我五、六歲,治學很嚴謹。他教了我怎樣用理論:我學會了從理論中去尋找教育實踐所需要的支撐;又學會了從做得成功的東西中去尋找適合我們學校的方法、策略、辦學模式。
我離開亭林后發現,自己的創新能力有所下降,實踐與研究似乎都有一種“山重水復疑無路“的感覺。恰在此時,我受到劉京海、唐盛昌、仇忠海、王志剛等一些教育大家的指導與悉心幫助,使我走出職業高原期,重拾自信。特別是劉京海有段話,對我走出困境,啟發很大。
劉京海說:“你要少說別人的話,多講自己的話。專家教授當然有他們的話語系統。我們校長也有自己的話語系統……”他使我清醒,我們是需要理論,但校長本質上是實踐家,如何把探索規律與理論很好地結合起來,是我們的神圣職責。
其四,與老師同行,與學生在一起。
20年的校長經歷,我用理解教育辦了多所學校,如果說有所成就的話,那是因為我的許多改革,都是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在長期的教育實踐與反思中完成的;20年的校長經歷,如果說我有所成就的話,其最重要的源泉,就是我始終如一參加第一線教育實踐。我做的所有教育研究,都來自我親身的教育實踐與物理教學。可以說,我的20年校長,其實一直是一線的中學物理教師與學生導師。
聽著金瑜針對問題講故事,而又把故事講得那么令人信服,我的思緒宕了開去。我想,我眼前的這位校長,富有思想,做人很真實。他能在淡泊中堅持,又能在天下沸沸揚揚時,保持沉默。我知道,校長中間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,什么是校長的成熟?許多人認為所謂的成熟,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,變得世故而實際了。那其實不是成熟,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。而真正的成熟,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,真實自我的實現,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。在這一點上,我的觀點是:金瑜做到了。
圖文來源:第一教育